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查询

为什么天上有88个星座?

  晴朗的夜空,繁星密布。远古人类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群星组成的图案是恒定不变的,只有少数几颗亮星(行星)在众星之间游走。为了区分并称呼这些恒定不变的星星,人们将它们分组,取以专门的名称。不同的民族,组合方法不同,名称也各异。现代国际通行的星座划分,可溯源至古巴比伦。古巴比伦远在距今5000年前就有了最早的星座名称。公元前13世纪,已划分出黄道带上的12个星座,称为“黄道十二宫”,意为太阳周年运行过程中的12座行宫。以后又逐渐扩充,命名了更多星座。公元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玫在总结前人认识的基础上,编制出含有48个星座的表。16~17世纪欧洲地理大发现,又补充了南天的一些星座。这时的星座概念,还只是一些肉眼可见的亮星之间的组合,星座与星座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随着天文望远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暗星被发现和深入研究,但它们属于哪一个星座,怎样标记和称呼它们,难以明确。

  1928年,为了天文学研究的需要,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在荷兰莱顿举行的大会明确地将全天空划分为88个星座区域,沿天球赤道坐标系的赤经、赤纬线曲折分界,保留住传统的星座名字,用拉丁文规定其学术名称和由三个明确大小写的字母组成其缩写符号,全世界统一使用。其后,中国天文学会又确定了星座的中文译名,成为正式的学术名称。

  其他文明也有自己的星空划分和命名方法。比如中国古代把星空划分为三垣、四象、二十八宿等,它们在历史和文化上发挥过很大的作用,在功能方面与西方流行的星座是类似的。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