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怨

春闺怨朗读

著意绣鸳鸯,双双戏小塘。
绣罢无心看,杨花满绣床。

相关诗文:

春闺怨译文及注释

《春闺怨》是宋代诗人曹勋的作品。这首诗词以描绘春闺之景为主题,通过对绣鸳鸯和杨花的描写,表达了女子在春闺中的怨愤之情。

诗词中提到了著意绣鸳鸯,描绘了两只鸳鸯在小塘中嬉戏的情景。绣鸳鸯不仅是一种手工艺品,也象征着夫妻和谐美满的象征。然而,诗中的女子绣罢后却无心欣赏这一景象,她内心充满了怨愤。

诗词的第二句描述了绣罢后女子的心情:杨花满绣床。春天杨树上的花朵飘落到绣床上,形成了一层薄薄的花瓣。这里的杨花可以被视为春天的象征,而满床的杨花则表达了女子内心的忧愁和郁闷。

整首诗词通过描写细腻的景象,传递了女子在春闺中的怨愤之情。她似乎被困在一个封闭的空间中,无法欣赏美好的事物,内心充满了不满和不安。这首诗词既展示了女性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女子在封建社会中的束缚和无奈。同时,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女子内心的情感和思绪。

总的来说,《春闺怨》通过对绣鸳鸯和杨花的描写,表达了女子在春闺中的怨愤之情。这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内心困境和情感压抑,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春闺怨读音参考

chūn guī yuàn
春闺怨

zhe yì xiù yuān yāng, shuāng shuāng xì xiǎo táng.
著意绣鸳鸯,双双戏小塘。
xiù bà wú xīn kàn, yáng huā mǎn xiù chuáng.
绣罢无心看,杨花满绣床。

曹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

曹勋诗文推荐

石洞清寒,柳烟吹散松风静。日华光映。翠水环云径。道境多闲,不是人间景。谈清净。道师歌咏。花转云房影。

商飚忽在序,候虫凄以鸣。岁律念向晚,崦嵫逼于征。已叹日月疾,但觉须鬓狞。搔首欲何为,松篁助秋声。

隔岁种成麦,起麦秧稻田。晚禾亦云竟,冬菜碧相连。收割不闲手,垅亩无空阡。家蓄千指客,始知常有年。

小圃艺花竹,春末已繁秀。土脉得锄斸,枝叶易秀茂。久以告老病,未免闭圭窦。相忘无芥蒂,一二约亲旧。

道人有相访,不求养生诀。或问琴棋妙,或笑汗漫说。何州有隐逸,何山富薇蕨。饭了且分携,日课所不屑。

秋暑正炎酷,人不得以息。向晚注大雨,剧暑遂扫迹。萧然物气平,暂止火御职。上天常好生,一凉诚大德。

天地有大德,好生洽民心。炎云涨毒暑,此风散重阴。欲驱冞旬热,忽作三日霖。人物荷造化,喜归田亩深。

春来每窃抃,春去孰可喭。寻胜揽妍姿,对花得清燕。樽酒所以乐,摘植得忘倦。忽改绿阴阴,苍苔从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