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二十一首

咏史二十一首朗读

吾闻共工台,乃在昆仑北。
长蛇戴九头,利吻错戈戟。
呿呀恣啖食,抵厥成溪泽。
呜呼三仞沮,可以警贪得。

诗文主题:共工长蛇呜呼可以
相关诗文:

咏史二十一首译文及注释

《咏史(二十一首)》是明代刘基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吾闻共工台,乃在昆仑北。
传说中,共工台位于昆仑山的北方。

长蛇戴九头,利吻错戈戟。
共工台上有一条长蛇,拥有九个头,嘴利如吻,身披错综复杂的戈戟。

呿呀恣啖食,抵厥成溪泽。
它张开嘴巴,任意地吞食,结果形成了一片汪洋大海。

呜呼三仞沮,可以警贪得。
唉呀,这三仞高的共工台,可以警醒人们远离贪婪的欲望。

诗意:
这首诗词以共工台为背景,通过描绘共工台上的长蛇形象,表达了对贪婪欲望的警示。共工台象征着贪婪和欲望的滥觞,而蛇则代表着诱惑和破坏力量。诗人通过描绘共工台上的蛇的形象,以及它所引发的灾难性后果,告诫人们要警惕贪婪的心态,以免陷入困境。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共工台和蛇的形象,通过寓言的手法传达了深刻的道德寓意。共工台和蛇的形象都是负面的象征,诗人通过对它们的描绘,表达了对贪婪欲望的批判和警示。诗词中的描述生动形象,情景交融,给人以视觉和感官上的冲击。通过极简的文字,诗人成功地传递了他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深刻体会到贪婪欲望的危害性。

这首诗词在明代的社会背景下,借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元素,以寓言的方式来表达对社会道德的批判和警示。它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引导人们追求节制和廉洁,避免贪婪的心态。

咏史二十一首读音参考

yǒng shǐ èr shí yī shǒu
咏史(二十一首)

wú wén gòng gōng tái, nǎi zài kūn lún běi.
吾闻共工台,乃在昆仑北。
cháng shé dài jiǔ tóu, lì wěn cuò gē jǐ.
长蛇戴九头,利吻错戈戟。
qù ya zì dàn shí, dǐ jué chéng xī zé.
呿呀恣啖食,抵厥成溪泽。
wū hū sān rèn jǔ, kě yǐ jǐng tān de.
呜呼三仞沮,可以警贪得。

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

刘基诗文推荐

浪动江淮战血红,羽书应不达宸聪。紫薇门下逢宣使,新向湖州召画工。

千林摇落暮天寒,短景经檐岁序残。口舌得官齐虏易,膏肓致疾上医难。无根荒蔓风飘急,阅世松乔气厚蟠。鸿雁随阳经远道,帛书何日到长安?

江上潮来风卷沙,城头毕逋乌尾讹。燕泥半湿昨夜雨,蛛网忽粘何处花。孤坐日月自闲暇,出门歧路空交加。漫将白发对芳草,目送去鸿天一涯。

寒灯耿幽暮,虫鸣清夜阑。起行望青天,明月在云端。美人隔千里,山河淼漫漫。玄云翳崇冈,白露雕芳兰。愿以绿绮琴,写作行路难。忧来无和声,弦绝空长叹。

梧桐生碧砌,密叶暗金井。惊心昨夜月,照见栖禽影。

槁叶寒槭槭,罗帐秋风生。凄凄侯虫鸣,呖呖宾鸿惊。美人抱瑶瑟,仰视河汉明。丝桐岂殊音,古调非今声。沉思空幽寂,岁月已徂征。

露泣寒螀唁断魂,风惊檐铎语黄昏。羁愁悄悄成危坐,看尽空墙上月痕。

凉风西来天气清,云飞水落山峥嵘。发肤剥削棱骨生,鲜芳菸悒成枯茎。百虫哀号百窍鸣,凡有形色皆不平。成之孔艰坏厥轻,羁人含愁起夜行。列星满天河汉横,繁思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