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毛国镇白云庄五咏其三眺远台

和毛国镇白云庄五咏其三眺远台朗读

山似高人长远人,不登高处见无因。
筑台土石无多子,照眼峰峦得许新。
阵马奔腾时绝远,风涛舒卷忽无垠。
白云自是逃名处,犹恐此中藏隐沦。

相关诗文:

和毛国镇白云庄五咏其三眺远台译文及注释

《和毛国镇白云庄五咏其三眺远台》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苏辙在毛国镇白云庄眺望远台时的景象和思考。诗人发现山峰宛如高人,远离尘嚣,如果不登上高处,就无法领略到山峰的壮丽景色。远台是用土石构筑而成的,数量并不多,但它们照亮了眼中的峰峦,使其呈现出一种新的面貌。当阵马奔腾时,它们看起来遥不可及,风浪翻滚,忽然间无边无际。白云自然是逃避名利之地,但苏辙担心其中可能隐藏着隐士沦落的悲剧。

赏析:
这首诗以具体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山峰、远台、阵马和白云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现象的思考。诗人通过山似高人的比喻,表达了追求高远的意愿和对远离尘嚣的向往。同时,他提醒人们,只有登上高处,才能领略到更广阔的世界和新的视角。

诗中的远台象征着人们努力创造的事物,虽然数量不多,但却能照亮眼中的峰峦,给人以新的感受。这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人类文明和进步的积极展望,即使是微小的贡献也能带来积极的变化。

阵马奔腾的描写,使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幻无常。风浪舒卷的景象则表达了自然界的壮丽和无限的力量,与人类的渺小形成对比。这种对自然的描绘,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也提醒人们要敬畏自然的力量。

最后,白云被描绘为逃避名利之地,但诗人又表达了对隐士沦落的担忧。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象的思考,他认为即使是远离尘嚣的地方,也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悲剧。这种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担忧,使诗歌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哲理性。

综合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和社会现象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高远追求、人类文明进步、自然力量和社会现实的认识和反思。

和毛国镇白云庄五咏其三眺远台读音参考

hé máo guó zhèn bái yún zhuāng wǔ yǒng qí sān tiào yuǎn tái
和毛国镇白云庄五咏其三眺远台

shān shì gāo rén cháng yuǎn rén, bù dēng gāo chù jiàn wú yīn.
山似高人长远人,不登高处见无因。
zhù tái tǔ shí wú duō zǐ, zhào yǎn fēng luán dé xǔ xīn.
筑台土石无多子,照眼峰峦得许新。
zhèn mǎ bēn téng shí jué yuǎn, fēng tāo shū juàn hū wú yín.
阵马奔腾时绝远,风涛舒卷忽无垠。
bái yún zì shì táo míng chù, yóu kǒng cǐ zhōng cáng yǐn lún.
白云自是逃名处,犹恐此中藏隐沦。

苏辙诗文推荐

老去在家同出家,《楞伽》四卷即生涯。粗诗怪我心犹壮,细字怜君眼未花。霜落初惊衾簟冷,酒酣犹喜笑言哗。归心知有三秋恨,莫学匆匆下坂车。门前溪水似渔家,流...

南国号多士,几人洙泗风。英材自入彀,坏阵不劳攻。文缛山藏豹,飞高弋慕鸿。蚩妍归品藻,得失付虚空。考行先推本,登贤旋奏公。期君缓归辔,一醉鹿鸣中。

少年读书目力耗,老怯灯光睡常早。一阳来复夜正长,城上鼓声寒考考。老僧劝我习禅定,跏趺正坐推不倒。一心无著徐自静,六尘消尽何曾扫。湛然已似须陀洹,久尔不...

新破荆州得水军,鼓行夏口气如云。千艘已共长江崄,百胜安知赤壁焚。觜距方强要一斗,君臣已定势三分。古来伐国须观衅,意突成功所未闻。

新秋风月正凉天,空馆相看学坐禅。满榻诗书愁病眼,隔墙砧杵思高眠。霜飞一叶凋琼玉,风绕双松奏管弦。闻道熊罴归梦数,侵天闱棘漫森然。

君不见峨眉山西雪千里,北望成都如井底。春风百日吹不消,五月行人如冻蚁。纷纷市人争夺中,谁信言公似赞公。人间热恼无处洗,故向西斋作雪峰。我梦扁舟适吴越,...

晓起钟犹凝,朝回露欲干。逡巡下清跸,委曲问平安。压蔗出寒浆,敲冰簇画堂。人间正礻半暑,天上绝清凉。九夏清斋奉至尊,消除疠疫去无痕。太医争献天师艾,瑞雾...

历时书不雨,此法存春秋。我请诛旱魃,天公信闻不。魃去未出门,油云裹嵩丘。蒙蒙三日雨,入土如膏流。二麦返生意,百草萌芽抽。农夫但相贺,漫不知其由。魃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