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丹阳郡先游茅山作

移丹阳郡先游茅山作朗读

丹阳太守意何如,先谒茅卿始下车。
展节事君三黜后,收心奉道五旬初。
偶寻灵草逢芝圃,欲叩真关借玉书。
不更從人问通塞,天教吏隐接山居。

相关诗文:

移丹阳郡先游茅山作译文及注释

《移丹阳郡先游茅山作》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丹阳太守意何如,
先谒茅卿始下车。
展节事君三黜后,
收心奉道五旬初。
偶寻灵草逢芝圃,
欲叩真关借玉书。
不更从人问通塞,
天教吏隐接山居。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范仲淹担任丹阳太守时的心境和经历。诗人在开始担任太守之前,先去拜访了茅山的仙人,以求得灵感和指引。在担任太守期间,诗人经历了三次被贬黜的事情,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原则和追求,而是专心致志地奉行道义。在此期间,他偶然发现了一片灵草和一座芝圃,心生向往,希望能够借得仙人的玉书,以求得更高的境界。然而,他并没有向他人打听通往仙境的路,而是顺从天命,隐居于山中。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范仲淹的豪情壮志和追求道义的精神。诗人在面对官场的挫折和困境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而是坚守初心,专心致志地奉行道义。他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玉书的渴望,表达了他对更高境界的追求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最后,诗人选择了隐居山中,这体现了他对世俗功名的超越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范仲淹的情感和思想。通过描绘诗人的经历和心境,诗词展现了范仲淹坚守初心、追求道义的精神,以及对超越尘世的向往和内心宁静的追求。这首诗词在宋代文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也是范仲淹文学成就的重要代表之一。

移丹阳郡先游茅山作读音参考

yí dān yáng jùn xiān yóu máo shān zuò
移丹阳郡先游茅山作

dān yáng tài shǒu yì hé rú, xiān yè máo qīng shǐ xià chē.
丹阳太守意何如,先谒茅卿始下车。
zhǎn jié shì jūn sān chù hòu, shōu xīn fèng dào wǔ xún chū.
展节事君三黜后,收心奉道五旬初。
ǒu xún líng cǎo féng zhī pǔ, yù kòu zhēn guān jiè yù shū.
偶寻灵草逢芝圃,欲叩真关借玉书。
bù gēng cóng rén wèn tōng sāi, tiān jiào lì yǐn jiē shān jū.
不更從人问通塞,天教吏隐接山居。

范仲淹诗文推荐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非烟亦非雾,羃羃映楼台。白鸟忽点破,夕阳还照开。肯随芳草歇,疑逐远帆来。谁谓山公意,登高醉始回。

陇上带经人,金门齿谏臣。雷霆日有犯,始可报君亲。

万锺谁不慕,意气满堂金。必若枉此道,伤哉非素心。

五老闲游依舳舻,碧梯云径好和途。云开瀑影千门挂,雨过松簧十里铺。客爱往来何所得,僧言荣辱此间无。从今愈识逍遥旨,一听升沉造化炉。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1]追旅思,[2]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

沧浪清可爱,白鸟鉴中飞。不信有京洛,风尘化客衣。

纷纷堕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