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泛溪至南庄复回湖桑归

夏夜泛溪至南庄复回湖桑归朗读

不求奇骨可封侯,但喜枯肠不贮愁。
数点残灯沽酒市,一声柔橹采菱舟。
元知泽国偏宜夜,已就天公探借秋。
归过三更风露重,纱巾剩觉发飕飀。

相关诗文:

夏夜泛溪至南庄复回湖桑归译文及注释

《夏夜泛溪至南庄复回湖桑归》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作品。这首诗词描绘了夏夜泛舟游湖的景象,表达了作者豁达洒脱的心态和对自然的深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不求奇骨可封侯,
但喜枯肠不贮愁。
数点残灯沽酒市,
一声柔橹采菱舟。
元知泽国偏宜夜,
已就天公探借秋。
归过三更风露重,
纱巾剩觉发飕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夏夜泛舟至南庄,然后返回湖边的经历为背景,通过描绘景物和表达内心感受,传达了作者的心境和情感。

首句“不求奇骨可封侯”,表达了作者不追求功名地位的态度,他并不以特殊的才华或杰出的才能来追求封侯的荣耀。接着,“但喜枯肠不贮愁”,表明作者乐观豁达的心态,不困扰于忧愁,心境淡然。

接下来的两句“数点残灯沽酒市,一声柔橹采菱舟”,描绘了夜晚的景象。作者在市场上买酒时,看到几盏残灯闪烁,随后乘坐小船采摘着菱角。这些描写展示了宁静夏夜的美丽,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喜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元知泽国偏宜夜,已就天公探借秋”,表达了作者对夜晚的钟爱。作者认为夜晚更适合在泽国(指南庄)游玩,因为夜晚的湖光山色更加美丽。此外,作者说已经向天公借来了秋意,也表明作者对秋天的喜爱。

最后两句“归过三更风露重,纱巾剩觉发飕飀”,描绘了夜晚归途中的凉爽和微风的感觉。归途中的夜风吹拂着作者的纱巾,吹动着发丝,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

整首诗词通过对夏夜泛舟的描写,表达了作者超脱功名利禄的心态,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传达了夏夜的美丽和宁静,以及作者内心的豁达和乐观。

夏夜泛溪至南庄复回湖桑归读音参考

xià yè fàn xī zhì nán zhuāng fù huí hú sāng guī
夏夜泛溪至南庄复回湖桑归

bù qiú qí gǔ kě fēng hóu, dàn xǐ kū cháng bù zhù chóu.
不求奇骨可封侯,但喜枯肠不贮愁。
shǔ diǎn cán dēng gū jiǔ shì, yī shēng róu lǔ cǎi líng zhōu.
数点残灯沽酒市,一声柔橹采菱舟。
yuán zhī zé guó piān yí yè, yǐ jiù tiān gōng tàn jiè qiū.
元知泽国偏宜夜,已就天公探借秋。
guī guò sān gēng fēng lù zhòng, shā jīn shèng jué fā sōu liú.
归过三更风露重,纱巾剩觉发飕飀。

陆游诗文推荐

斥逐襆被归,招唤振衣起;此是鄙夫事,学者那得尔。前年还东时,指心誓江水。亦知食不足,但有饿而死。小儿教汝书,不用日十纸;字字讲声形,仍要身践履。果能称...

懒向沙头醉二瓶,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最关情。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群行。

闻义贵能徙,见贤思与齐。食尝甘脱粟,起不待鸣鸡。萧索园官菜,酸寒太学齑。时时语儿子:未用厌鉏犁。

舍东已种百本桑,舍西仍筑百步塘,早茶采尽晚茶出,小麦方秀大麦黄。老夫一饱手扪腹,不复举首号苍苍。读书习气扫未尽,灯前简牍纷朱黄。吾儿从旁论治乱,每使老...

文能换骨余无法,学但穷源自不疑。齿豁头童方悟此,乃翁见事可怜迟!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得道如良贾,深藏要若无。冶金宁辄跃?韫玉忌轻沽。儒术今方裂,吾家学本孤。汝曹能念此,努力共枝梧。

唐虞千载仰巍巍,太息儒生每背驰。经未尽亡君更考,古无不死我何悲。钓耕本是求贤地,宵旰今逢愿治时。寄谢公卿各努力,为吾君筑太平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