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孙正之

答孙正之朗读

无才处处是穷涂,两地谁传万里书。
节物峥嵘催岁暮,溪山萧洒入吾庐。
南归犹喜寻同志,北去还闻困索居。
佳句不须论旧约,相随阳羡有篮舆。

相关诗文:

答孙正之译文及注释

诗词:《答孙正之》

无才处处是穷涂,
两地谁传万里书。
节物峥嵘催岁暮,
溪山萧洒入吾庐。
南归犹喜寻同志,
北去还闻困索居。
佳句不须论旧约,
相随阳羡有篮舆。

中文译文:
没有才华,到处都是贫穷的住处,
两地之间,谁能传递万里书信。
节令的变化催促着岁末,
溪山的景色淡然地进入我的庐舍。
南归时,仍然高兴地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北去时,仍然能听到贫困和困顿生活的声音。
佳句不需要论证过去的约定,
随着阳光的陪伴,我有一辆篮舆(古代交通工具)。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以回答孙正之的诗问而作。诗中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超越物质欲望的心态。

首先,诗人以“无才处处是穷涂”的自谦之词,表明自己没有什么特别的才华,生活贫困。他并不以此为痛苦,而是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

接下来,诗人借用“两地谁传万里书”的形象语言,揭示了作者与孙正之之间的距离。这里的“万里书”象征着心意的传达,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思念之情。

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脱。他描述了节令的变化催促着岁末,溪山景色静谧地进入他的庐舍,呈现出一幅宁静自在的画面。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喜悦和对困苦生活的关切。他说无须论证过去的约定,而是希望能与阳光一同相随,以篮舆的形式前行,暗示了他希望有朋友相伴,共同面对人生的困境。

整首诗以平和、淡泊的心态展示了诗人王安石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境遇,诗人以简练、含蓄的语言,将内心的感悟与对人生的思考融为一体,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答孙正之读音参考

dá sūn zhèng zhī
答孙正之

wú cái chǔ chù shì qióng tú, liǎng dì shuí chuán wàn lǐ shū.
无才处处是穷涂,两地谁传万里书。
jié wù zhēng róng cuī suì mù, xī shān xiāo sǎ rù wú lú.
节物峥嵘催岁暮,溪山萧洒入吾庐。
nán guī yóu xǐ xún tóng zhì, běi qù hái wén kùn suǒ jū.
南归犹喜寻同志,北去还闻困索居。
jiā jù bù xū lùn jiù yuē, xiāng suí yáng xiàn yǒu lán yú.
佳句不须论旧约,相随阳羡有篮舆。

王安石诗文推荐

虞美人,态浓意远淑且真。同辇随君侍君侧,六宫粉黛无颜色。楚歌四面起,形势反苍黄。夜闻马嘶晓无迹,蛾眉萧飒如秋霜。汉家离宫三十六,缓歌慢舞凝丝竹。人间举...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数家茅屋闲临水。单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京口瓜洲一水间,锺山只隔数重山。春风自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隔岸桃花红未半。枝头已有蜂儿乱。惆怅武陵人不管。清梦断。亭亭伫立春宵短。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唯有春风最相惜,一年一度一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