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蔡久轩

挽蔡久轩朗读

道学相承祖子孙,诸儒谁得似渊源。
铜川而上谁家世,程氏之门止弟昆。
后世定知尊所学,当时未尽用其言。
四书功用弥天地,惜不推行半鲁论。

相关诗文:

挽蔡久轩译文及注释

《挽蔡久轩》是一首宋代吴势卿的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道学相承祖子孙,
诸儒谁得似渊源。
铜川而上谁家世,
程氏之门止弟昆。
后世定知尊所学,
当时未尽用其言。
四书功用弥天地,
惜不推行半鲁论。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蔡久轩的追思和赞颂,同时也反映了对于儒学传承和推广的思考。诗中提到了"道学相承祖子孙",表明儒学的传承需要代代相承,世世代代传承下去。作者也提到了诸儒中谁能像渊源一样继承儒学的精髓,对于这个问题,作者并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接着,诗中提到了铜川,这里象征着儒学的发源地,作者问到了在这个地方,哪个家族能够继承儒学的传统,最终指向程氏门下的弟昆(指程颢、程颐等人)。然而,作者也提到了他们当时并没有完全发挥出儒学的价值,只是后世才会真正理解并推崇他们所学的东西。最后,作者惋惜地表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功效广泛而深远,但半鲁(指孔子的故乡鲁国)的学说却没有得到充分的推行。

赏析:
这首诗词以对蔡久轩的挽歌为主线,通过对儒学传承和推广的思考,抒发了作者对于儒学的推崇和思考。诗中通过铜川作为象征,表达了儒学的根源和起源地,以及对于传承儒学的家族的思考。作者认为,儒学的价值应该得到后世的尊重和推崇,同时也对于当时的儒学传承者没有充分发挥儒学价值的情况表示惋惜。最后,作者提到了四书的功效,以及半鲁论没有得到充分推行的遗憾之情。整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儒学传承和推广的思考和思索,既有对于过去的追思,又有对于未来的期许,展现了作者对于儒学的热爱和对于传统文化的思考。

挽蔡久轩读音参考

wǎn cài jiǔ xuān
挽蔡久轩

dào xué xiāng chéng zǔ zǐ sūn, zhū rú shuí dé shì yuān yuán.
道学相承祖子孙,诸儒谁得似渊源。
tóng chuān ér shàng shuí jiā shì, chéng shì zhī mén zhǐ dì kūn.
铜川而上谁家世,程氏之门止弟昆。
hòu shì dìng zhī zūn suǒ xué, dāng shí wèi jǐn yòng qí yán.
后世定知尊所学,当时未尽用其言。
sì shū gōng yòng mí tiān dì, xī bù tuī xíng bàn lǔ lùn.
四书功用弥天地,惜不推行半鲁论。

吴势卿诗文推荐

仙都仙子锦云裳,手授长生不死方。观惠春风今几度,童颜不改只刘郎。

几载辛勤有此堂,芝峰直面丽谯傍。千章山木朝烟合,百尺楼阴夜月凉。物我本於仁上一,居诸偏向静中长。衰年烛武知何用,空有忧时两鬓霜。

佩玉徐行胜急驰,悠然滋味独深知。地当韩愈分符处,人羡买臣怀绶时。已出六奇陪授钺,更藏一着要观棋。经纶毕竟还精密,大任非公更属谁。

手揖双峰俯霁虹,近窥乔木欲相雄。一溪流水一溪月,八面疎棂八面风。取用自然无尽藏,高寒如在太虚空。落成恰值三秋半,敢请吹开白兔宫。

镐燕云开纪诞辰,括山人即华封人。圣明天子千秋节,帖泰时年半月春。龙左角占农事好,殿西头喜捷书频。小臣有录如金鉴,愿献吾君德日新。

道学相承祖子孙,诸儒谁得似渊源。铜川而上谁家世,程氏之门止弟昆。后世定知尊所学,当时未尽用其言。四书功用弥天地,惜不推行半鲁论。

兼善工夫自古难,有谁志学合伊颜。儒先拈得四书出,名相措诸万事閒。功向时危尤易见,道於世运实相关。鲁论一半犹收效,寿国应须安似山。

识见先几炳蔡著,艰难国事虑阽危。龟山如用求得半,君实未亡犹可为。人渺江涛已如此,公骑箕尾欲何之。门生老病丹心折,伫立空山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