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与闲禅师林下避暑

夏日与闲禅师林下避暑朗读

洛景城西尘土红,伴僧闲坐竹泉东。
绿萝潭上不见日,白石滩边长有风。
热恼渐知随念尽,清凉常愿与人同。
每因毒暑悲亲故,多在炎方瘴海中。

相关诗文:

夏日与闲禅师林下避暑译文及注释

夏日与闲禅师林下避暑

洛景城西尘土红,
伴僧闲坐竹泉东。
绿萝潭上不见日,
白石滩边长有风。
热恼渐知随念尽,
清凉常愿与人同。
每因毒暑悲亲故,
多在炎方瘴海中。

中文译文:
在洛景城的西边,红尘飞扬,
和闲居的禅师一起坐在东边的竹泉旁。
绿萝遮住了湖面上的阳光,
白石滩旁边吹着凉风。
热恼渐渐明白,随着思绪的消散,
常常希望与人共享清凉。
每当因为燥热而悲伤亲友的离去,
我在炎热之地和瘴气弥漫的海中多次遭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夏季的炎热为背景,描述了诗人为了避暑与和尚一起前往丛林中度夏的情景。诗人用“洛景城西尘土红”和“伴僧闲坐竹泉东”展示了城市的炎热喧嚣与清凉宁静之间的对比。诗人以“绿萝潭上不见日,白石滩边长有风”描绘了丛林的幽静与凉爽。整首诗洋溢着安逸、舒适和避暑生活的愿望,表达了诗人愿意放下烦恼与他人一同分享清凉的心愿。

然而,诗中也透露了诗人因炎热而失去亲友的悲伤和遭遇,暗示了作者背后的辛酸。整首诗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日常生活的隐喻和对现实境遇的思考。

这首诗词运用了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景物描写和内心独白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对清凉舒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苦难与挣扎。这种对比和矛盾给了读者一种思考和感受生活的空间,既尊重了文学的传统,又展示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夏日与闲禅师林下避暑读音参考

xià rì yǔ xián chán shī lín xià bì shǔ
夏日与闲禅师林下避暑

luò jǐng chéng xī chén tǔ hóng, bàn sēng xián zuò zhú quán dōng.
洛景城西尘土红,伴僧闲坐竹泉东。
lǜ luó tán shàng bú jiàn rì,
绿萝潭上不见日,
bái shí tān biān cháng yǒu fēng.
白石滩边长有风。
rè nǎo jiàn zhī suí niàn jǐn, qīng liáng cháng yuàn yú rén tóng.
热恼渐知随念尽,清凉常愿与人同。
měi yīn dú shǔ bēi qīn gù, duō zài yán fāng zhàng hǎi zhōng.
每因毒暑悲亲故,多在炎方瘴海中。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诗文推荐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随波逐浪到天涯,迁客西还有几家。却到帝都重富贵,请君莫忘浪淘沙。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2]能不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