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避暑译文及注释

《山亭避暑》

怕碍清风入,丁宁莫下帘。
地皆宜避暑,人自要趋炎。
竹色水千顷,松声风四檐。
此中有幽致,多取未伤廉。

中文译文:
害怕挡住清风入室,请不要拉下窗帘。
尽管地方都适宜避暑,人们却自愿趋向炎热。
竹林碧绿如水延绵千顷,松树的声音随风飘荡在四周屋檐。
这里有着幽静而美好的景致,多数人会欣然接受而不损伤自己的廉耻之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山亭避暑》描绘了一个夏日避暑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逃避炎热的人们和他们选择的环境的思考。

首先,诗人表示害怕挡住清风入室,表达了他对自然清凉的渴望。他希望清风能够自由地进入房间,给人带来凉爽和舒适。这种渴望也可以理解为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

接着,诗人提到地方都适宜避暑,但人们却自愿趋向炎热。这里表达了一种对人们追求短暂享乐和逃避现实的批判。尽管有合适的地方可以避暑,但人们却主动选择追逐炎热,可能是为了追求刺激或其他暂时的满足。

在描述自然环境时,诗人以竹林和松树为例。竹林的绿色如同水一般延绵无尽,而松树的声音随风传来,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这些景象给人一种舒适和幽静的感觉,与人们追求炎热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后,诗人表示这样的环境中存在着幽静而美好的特质,但多数人会选择放弃自己的廉耻之心,接受追求炎热的行为。这里的廉耻之心可能指的是对于追逐短暂享乐的道德底线和自我约束。诗人对此持有批评的态度,认为人们应该更加珍惜和追求那些具有幽致的环境,而不是追随一时的追求。

总的来说,《山亭避暑》通过对避暑场景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自然清凉和淡泊宁静的向往,以及对人们追求炎热和放弃廉耻之心的批判。这首诗词呈现了一种对于自然之美和人性之辩的思考与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