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梅处士归宁国译文及注释

送梅处士归宁国

十五年前即别君,别时天下未纷纭。
乱罹且喜身俱在,存没那堪耳更闻。
良会谩劳悲曩迹,旧交谁去吊荒坟。
殷勤为谢逃名客,想望千秋岭上云。

译文:
送梅处士回宁国

十五年前分别君,当时天下尚未充斥纷乱。
经历混乱而庆幸我们都还在,生死的事情我又何必再听。
逢年好友只能来悼念早逝的故交,哪里还能去祭奠荒废的坟墓。
真心为了感谢逃避名利的客官,期望千秋时代山上的云彩。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唐代大诗人罗隐送别梅处士回到他的家乡宁国的情景。诗人回忆起十五年前与梅处士的分别,当时天下尚未充斥纷乱,现在看来,逢年好友只能来悼念早逝的故交,往日的交情只能去祭奠荒废的坟墓。罗隐以殷勤之心感谢逃避名利的梅处士,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逐渐老去后,渴望千秋时代的美好愿望。

赏析:
这首诗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情厚意。罗隐以十五年前的别离为切入点,描述了时代的变幻以及友情的流转。诗人对于乱世的感慨化为赞美梅处士逃避名利的情感,也代表着作者自己的心境和价值观。整首诗以淡泊的情怀赠别友人,既有对过去友情的怀念,又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整体上,这首诗寄托了作者对友情和理想的赞美,抒发了对于时光流转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