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书来译文及注释

《南中书来》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君书问风俗,此地接炎州。
淫祀多青鬼,居人少白头。
旅情偏在夜,乡思岂唯秋。
每羡朝宗水,门前尽日流。

诗意:
这首诗以南中地区(即现今的湖南省)作为背景,描绘了那里的风土人情和作者的思乡之情。诗中展示了南中地区的一些特点,如当地祭祀活动中出现的青鬼,以及居住在那里的老年人相对较少。作者抒发了自己在旅途中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特别是在夜晚更加强烈。他常常向往着家乡的水,因为在家门前流淌的水让他整日心旷神怡。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描绘了南中地区的景象和作者的情感。通过对南中地区风俗和人群特点的描写,展示了地方独特的风土人情。同时,通过表达作者在旅途中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中融入了一种乡愁的情感。夜晚的旅途更加增强了诗中情感的寄托和凝聚力。

诗中的朝宗水成为了作者对家乡的向往和思念的象征。朝宗水流淌不息,它给作者带来了安慰和慰藉,成为他在异乡中寻找归属感的一种心灵寄托。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旅途中的孤寂和不安的感受。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通过对南中地区的描绘和对家乡的思念,呈现了一种深情厚意。它同时也展示了刘禹锡才华横溢的写作能力,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他对家乡和旅途的深入思考和体验。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