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姓图腾(戴氏图腾)
戴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五十七位姓氏,尤盛于鄂、皖、苏地区。当今戴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0.34%,总人口大约430万。
戴的名义和图腾
《说文》定义:“分物得增益日戴。”戈乃兵刃,足以伤人,“巽”的甲骨文字形像头饰。因此,戴的原义是一种带戈的头饰,即有装饰美化的本义,也是一种保护头颅的武器。最初善于制作和喜好戴这类头饰的氏族称为戴人,所居之地遂称戴,后来发展为国家。
戴又通载,即车上插戈的战车。后来戴与载的意思有所变化,戴表示上,载表示下.以后演变为装载、运载等意思。戴人在其居地建起了城堡称为戴邑。戴作为头饰,有引人注目、出类拔萃之义。戴的本义是加于物上。头饰与本义合起来的引申之义为推崇、拥戴、尊奉,成为古代谥法中的褒义之字,“万民所仰日戴”。
戴姓的起源与演变
构成汉族戴姓来源主要有两大支:子姓和姬姓。
第一支源出子姓。立国于商朝时的戴国,伯爵,古城在今河南兰考县东南,西周初为周武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这支子姓戴氏的历史至少在3000年以上。
商朝后期,商王武丁封其子子宋于宋,封地在今河北赵县北,伯爵侯国。周武王灭商,也灭了与商王同姓的宋国。周成王时,周公旦平定殷侯武庚和三监叛乱之后,把古宋国之地封与微子启之孙稽,为宋公,以奉商祀。微子启为帝乙的庶长子,商纣王之兄,在平定殷侯武庚和三监叛乱中立有大功。宋公稽之子丁公申继位后,宋国南迁到商汤故地商丘,即今河南商丘。传七世至宋戴公,仁而爱民,古代谥法;万民所仰曰戴。戴公之子武公,武公之子宣公,宣公以祖父谥为氏,并将宋国王位传其弟和,是为宋穆公。所以宋戴公以后的这支直系宋人是以戴为氏,其历史至少有2800年。
第二支出自姬姓。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后,子姓戴国也被吞并,另封姬姓族子于戴,姬姓戴国在今河南民权县东。春秋时,公元前713年郑庄公灭戴国,子孙以国为氏,戴国灭亡后,一支戴国遗民南迂到安徽当涂市的戴山。这支戴氏的历史有2700多年。
外族基因的融入
第三支源出外族的改姓。戴姓的血系一直比较单纯,直到东汉明帝时有燕姓改为戴姓的事件,也有殷姓改为戴姓,殷原本出自子姓,实为同源。清朝时满洲八旗姓戴佳氏、达尔充阿氏等氏族全部改姓戴,使戴姓家族扩大了队伍,大部分满洲戴姓被同化为汉族,一部分成为鄂温克族的戴姓。近代东北地区戴姓的数量异军突起,当与外族的改姓和融入的事件有关。
历史上戴姓的分布和迁移
先秦时期,戴氏世为宋国上卿,活跃在河南地区。秦汉时期,戴姓向东迁移到安徽、山东、江苏、浙江等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戴姓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广为分布,并向西散播到湖北等地。唐朝时期,戴姓在华北、西北、四川等地有定居点,中原几次南下移民潮中,戴姓进入福建、广东等地区,清初进入台湾省。
宋朝时期,戴姓大约有11余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5%,排在第一百〇七位。浙江为戴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戴姓总人口的35%。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西,这两省戴姓占戴姓总人口的47%,其次分布于湖南、江苏、山东、河南、湖北五省。全国以浙江为中心向西、向北散发,形成浙、赣、湘、鄂、苏、豫、鲁七省联成一片的戴姓人口聚集区。
明朝时期,戴姓大约有37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为明朝第六十五位姓氏。浙江仍为戴姓第一大省,约占戴姓总人口的28%。在全国的分布仍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西,这两省戴姓大约占戴姓总人口的46%,其次分布于江苏、山东、安徽、湖北、福建五省。宋元明期间,戴姓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迁移。由于戴姓的主体早巳进入江南,在这600年中得到稳定和发展,人口繁衍迅速。全国仍以浙江为中心向三个方向散发,形成了浙、赣、鄂、皖、苏、鲁、闽七省联成一片的戴姓人口聚集区。戴姓的重心开始向北面的江苏移动。
当代戴姓的分布和图腾
当代戴姓的入口已近430万,为全国第五十七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4%。自宋朝至今1000年来戴姓人口增长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湖北、江苏三省,大约占戴姓总人口的34%,其次分布于湖南、四川、广东、重庆、浙江、贵州,这六省市又集中了36%的戴姓人口。安徽居住了戴姓总人口的12%,为戴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以东部江浙为首,沿长江向西延伸到川贵的戴姓聚集区域。自明朝至今近600年间,戴姓入口流动方向由东部向华中、西部的回迁和移民是主流,同时,向东北的移民成为新的流动方向。
戴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见图57)表明:在皖苏沪浙、湖北大部、赣湘、云贵川渝、粤闽台大部、鲁豫东南、陕西南段、辽宁大部、吉林南段、黑龙江东端和西北角、内蒙古东南和东北角,戴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33%以上,中心地区可达到1%以上,上述地区覆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4.6%,居住了大约76%的戴姓人群。北起青海湖以东、南到云南横断山脉以东广大的地区,戴姓在当地人群中的分布比例在0.11%—0.33%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33.2%的土地上,居住了大约23%的戴姓人群。
戴姓的传统文化
郡望和堂号 戴姓的郡望主要有谯郡、广陵、清河等,以谯郡、广陵、清河、独步、避贵、敦叙等为其堂号。“独步”和“避贵”两堂号均出自东汉戴良,戴良怀有奇才,谈吐议论与众不同,傲慢清高。他曾说:“我独步天下,谁能与我比?”地方举他为孝廉,他拒不接受;朝廷命他为司空,他也不受封。由于他的才干和名望,州和郡的地方官要强迫他出山做官,他便跑进山中躲避起来。
楹联 重要的戴姓楹联有以下五副:
席传易学;业擅礼经。
破琴示节;学礼删文。
九灵阴士;五女练裳。
峻节山高;逸情霞举。
敦伦敦厚敦尚,万古纲维,溯阀阅名家,原为敦礼之祖;
叙穆叙昭叙次,一堂左右,合衣冠世族,皆以叙份为宗。
家训格言 戴翊清是清末浙江湖州人,他为朱伯庐的《治家格言》所作的注译本在清末民初时十分有影响。全书55条,译文约一万八千余言。朱伯庐《治家格言》的开首第一条“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他注释:“此名治家格言,乃圣贤齐家之道。齐家必自一身始,一身必自一日始,一日必自黎明始,故首言黎明即起。”在教子的问题上,戴氏认为要以言教为后,以身教为先,一言一动,循规蹈矩,以为表率。戴氏强调天下最易招祸的是口,凡是皆由言起,言语一定要谨慎。
名人频率和宗族先贤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戴姓历代名人175名,占总名人数的0.39%,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六十位;戴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32%,排在并列第六十七位;戴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32%,排在第六十五位;戴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56%,排在第四十一位。
历史上戴姓的重要人物有:春秋宋大夫戴恶;西汉信都太守戴德,九江太守戴圣,御史戴遵;东汉司徒戴就,学者、雕塑家兼画家戴逵;唐朝宰相戴胄、戴至德,诗人戴叔伦,画家戴嵩;南宋诗人戴复古;元朝文学家戴表元,诗人戴良;明朝画家戴进;清朝思想家、《四库全书》纂修官戴震,画家戴本孝、戴熙,体仁阁大学士戴衢亨,数学家戴煦;民国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戴季陶,国民党将领戴安澜,小提琴家戴粹伦,诗人戴望舒;当代真菌学家戴芳澜,建筑学家戴念慈,作物遗传育种学家戴松恩,天文学家戴文赛,核物理学家戴传曾,法学家戴修瓒。
戴姓血型
戴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O型占34.6%,A型占29.5%,B型占27.4%,AB型占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