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查询

玳瑁

dài mào

玳瑁
玳瑁药材相关详细信息 补充纠错
药材名称 玳瑁
药材拼音 dài mào
药材别名 文甲、瑇帽、瑇瑁甲、明玳瑁
英文名称 hawksbill
功效分类 息风止痉药
药用部分 海龟科动物玳瑁Eretmochelys imbricata (Linnaeus)的背甲。
(动)植物形态 头部具有对称的鳞片,前额鳞为2对。鼻孔近于吻端。上颌钩曲,吻部侧扁,嘴形似鹦鹉,颌缘锯齿状。幼时背面的角板呈覆瓦状排列,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趋于平铺状。颈角板短宽;椎角板5块;肋角板每侧4块,第2块最大;缘角板每侧11块,体后段的呈锯齿状;两块臀角板之间有一缝隙。有一块小的间颐角板;有下缘角板。四肢呈桨状,前肢较大,具有2爪;后肢较小,有1爪。尾短。背面角板呈褐色,有浅黄色的小花纹;腹面黄色,具有光泽。
产地分布 生活于海洋中,善游泳,性凶猛。分布于我国山东以南等地海域。主产于台湾、福建、广东、海南等地。
采收加工 全年皆可捕获。捕后倒悬挂起,用沸醋泼之,其角板能逐渐剥下,去净残肉,洗净即成。野生玳瑁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禁止滥捕。
药材性状 近圆形、三角形及多角形的板片,长10~30厘米,厚1~3毫米。中间较厚,边缘薄似刀刃,有不整齐锯齿。外表面平滑而有光泽,半透明状,有暗褐色与乳黄色相间的不规则花纹,背鳞甲中间有隆起的棱脊,斜切面显层纹。内表面有条纹形成云彩样纹理。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角质。气微,味淡。
性味归经 性寒,味甘、咸。归心经、肝经。
功效作用 平肝定惊,清热解毒。属平肝息风药下属分类的息风止痉药。
临床应用 用量9~15克,煎服或磨汁服,亦可人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涂。用治热病高热、神昏谵语、小儿惊痫、眩晕、心烦失眠、痈肿疮毒。
药理研究 研究表明,它具有清热解毒、平肝镇惊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同时,玳瑁含有的角蛋白等化学成分也为其药效的发挥提供了物质基础。但需要注意的是,虚寒证无火毒者禁服玳瑁,使用时也需严格遵循医嘱。
化学成分 含角蛋白,其中含有赖氨酸、组氨酸等多种氨基酸。乙醇提取液在体外对鼻咽癌患者T调节细胞亚群的T4和T8阳性细胞,仅有微弱诱导作用。
使用禁忌 虚寒证无火毒者禁服。
配伍药方 1.治痘疮黑陷,乃心热血凝也:生玳瑁、生犀角同磨汁一合。入猪心血少许,紫草汤五匙,和匀温服。出自《纲目》引《痘疹论》。 2.预解痘毒,遇行时服此,未发内消,已发稀少:生玳瑁、生犀角各磨汁一合,和匀,温服半合,日三服。出自《纲目》引《灵苑方》。 3.治脓毒血病、血中毒、痈疽疔疮、痘疮:玳瑁10g,犀角2g,紫草根10g,水500ml,煎至200ml,1日3服。出自《现代实用中药》。
上一味中药材: 盐蛇干
下一味中药材: 荨麻
大家都在看
  • 细辛
    细辛 xì xīn

    功效与作用: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祛痰。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 粤丝瓜络
    粤丝瓜络 yuè sī guā luò

    功效与作用:除湿火,通脉络。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凉血药。

  • 防风草
    防风草 fáng fēng cǎo

    功效与作用:祛风、除湿、解毒、止痛。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 枫香脂
    枫香脂 fēng xiāng zhī

    功效与作用:活血止痛、解毒、生肌、凉血。属拔毒生肌药。

  • 当药
    当药 dāng yào

    功效与作用:清湿热,健胃。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分享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