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怀念狼读后感

11个月之前 4 [ 读后感 ]

【篇一:《怀念狼》读后感】

贾平凹的《怀念狼》主要讲的是在还未解放的时候,人们生活条件不好,连饭都吃不饱。没有武器和精力防御狼。所以,狼成为当时人的一个大患。

一个村子受够了狼的摧残,就雇佣猎人,上山杀狼,于是,狼和人就开始了激烈的竞争。狼被人说成是非常邪恶、狡猾的东西。狼也经常下山到村庄搞破坏。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科技的发展,狼在竞争中逐渐占下风,数量也急剧下降。

作者贾平凹在到那个村子进行考察时,碰巧遇见了当猎人的叔叔,从那里了解到了一些村子的情况。他发现,如今村子四周的狼已经非常的少,只有十几只,被当地政府保护起来,一一标上号。在村子里,他慢慢的发现,狼并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凶残,只要不招惹狼,它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它们甚至还通人性。

读完书,我就在思考,为什么人们把狼想象的那么狡猾邪恶呢?只是因为它们长的丑陋么或是曾经袭击过人类吗?

人是从黑猩猩进化而来的,也可以说。人类就是一种动物。人类社会讲究平等,那为什么对待动物却十分的私立呢?把对人类生产有用的昆虫叫益虫,而把对人类生产有害的昆虫叫害虫。人们和其他动物平等的生活在地球上,假如人不断的消灭所谓的“害虫”,就会破坏生态平衡,对自己和其他生物带来毁灭性劫难。

人类进入工业文明后,不断的向地球索取资源。导致“全球变暖”、“温室效应”等。不由的让人联想到2012,但我可以说假如人类依旧破坏环境,破坏生态平衡,2012迟早会来。

【篇二:读狼有感】

记得以前在学校的时候,我一个比较喜欢的老师很崇拜贾平凹,然后近墨者赤,我也对贾平凹很有好感。虽然没看过几本贾平凹的书,但我印象里他一直是现在中国文坛的第一人。

昨天把贾平凹的《怀念狼》看完了,感觉贾写了个很简单的故事:狼和猎人需要共存,没有了狼,猎人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猎人找不到了狼,就把自己幻化做了狼。这个故事很有启发意义。这个世界很多事物都是因为另外一个事物而应运而生的,少了其中一个另一个就也就没有存在的需要了。

在怀念狼的开头贾写了个熊猫研究院的故事,讲的是熊猫研究院的熊猫死掉了,里面研究员就疯了,把自己当做母熊猫,就要生产。其他没发疯的也都下岗了。其实书看到这里,我就应该猜到猎人和狼的结局,其实是一样的。虽然当时,我没猜到结局,但书看完了。我突然觉得这两个故事重复了。同样的道理,这本书其实没必要用那么长的篇幅来写,写个短篇小说就够了。

当然,书里的语言措辞、描写方法、故事结构处处都显露出大家风范,看了之后还是让人十分折服啊。

【篇三:怀念狼读后感作文】

贾平凹先生是我喜欢的作家,喜欢他的文字,他的文字憨厚朴实,很接地气,俗言俚语,典故传说,俯拾皆是,有的文字土得掉渣,但韵味十足。看先生的文章有好长时间了,第一部是《废都》,还有几篇短文,最近翻出了他的文集,从中挑出了《怀念狼》,断断续续,读读停停,有所感悟。

《怀念狼》讲的是商州城的故事,人物没有几个,以第一人称叙述方式展开,在人与狼的容不得离不得复杂心态的描述下,生动刻画了舅舅、子明与烂头等几个主要人物,中间穿插着各种人狼互幻的情节,该小说提出了人与生态之间寻求平衡的严肃命题——没狼的日子与有狼的日子一样可怕,一个物种的灭绝将导致一系列物种的消失,人类在创造的同时却断掉了自己的退路。该小说发人深思,字里行间对忧患意识的呼唤尤其强烈!

狼本来是粗俗之物,被人丑化成凶残阴险的化身,诸如狼狈为奸、豺狼虎豹、狼子野心、白眼狼等等都是对狼由恨而生的词汇,在《怀念狼》里,我们对狼以及它代表的野生环境有了新的认识——狼并不是永远是狼,人也并不是永远是人,灭绝狼的同时也杀死了人,人与狼只有在妥协中才能利益最大化。

读完后,我对贾先生佩服之极,先生行文洒脱,看似粗糙拖沓,其实不然,不时喷涌的大白话让一个个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烂头的好色外加脏乱差,舅舅对“猎人”的恋恋不舍以及内心挣扎,富贵与翠花的调皮搞笑等等被先生的生花妙笔描写得惟妙惟肖。我想,贾平凹先生对山区对底层对落后对愚昧对那片土壤的点点滴滴的爱意,就是他写作的动力与源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读先生的文章如吃着膻气味较浓的羊肉泡馍、听着粗犷的秦腔一样,狂放粗野不失细腻,几乎能闻到三秦的厚重与沧桑,醇厚的气息让人神思飘荡,很是受用。

憨厚朴实的贾先生真是处处皆文章,丑陋的现实,罪恶的心灵,肮脏的交易都逃不脱先生的神来之笔的捕捉,他的笔犹如一张天网,真可谓一网网尽世间沧桑,双掌撑起朗朗乾坤,真是佩服!

【篇四:《怀念狼》读后感】

读完贾平凹的《怀念狼》之后,心里有些莫名的难受,不知是为人难受,还是为狼而难受。

小说本来是写一个城市记者准备给商州仅剩的十五只狼拍照的事,可后来在他跟随舅舅寻狼的过程中,神秘的事情接连发生。狼和人竟然能不断变换,金丝猴竟能化成美女来报恩。全书的神秘气氛在结尾达到高潮,雄耳川人全村去围剿仅剩的几只狼,舅舅也终于还原了猎人的本色,拿起猎枪杀到红眼。最后的老狼一会儿变成猪一会儿变成老头,而记者竟把人看成了狼而开枪伤人。十五只狼全部被杀死,记者回到省城后,心情却再也难以平复,和城市人也难以相处,最后竟听说了雄耳川人全部变成狼人的消息,自己也像狼一样狂嗥:我需要狼!

故事的主人公舅舅傅山本来是一个捕狼队的队长却要让他成为禁猎狼条例产生的主要参与人,在寻找狼的过程中、在与狼相互斗争的过程当中,被迫不断地射杀狼

【篇七:《怀念狼》读后感】

在人猿揖别之后的各种社会形态里,借助生产力的发展,人逐渐摆脱了自然的束缚而成为自然的主宰。特别是进入二十世纪,科学主义、工具主义、实用主义的自然观泛滥,自然不再是人们敬畏的生命摇篮、栖息灵魂的寓所。以利用、控制自然资源为目的的科学体系空前发展,人定胜天、征服自然的意图一一落实。一时间土地沙化、黄风暴起、全球变暖、气候失衡、江河污染、物种灭绝,更重要的是自然生态的突变也殃及人类社会文化生态,精神生态。控制欲、占有欲导致的拜金主义、极端利己主义弥漫社会,资源掠夺、动物偷猎日益猖獗;各种社会丑恶沉渣泛起,传统的伦理道德失范,价值晕眩。正如福伊尔利希特所说:“惶惑不知所措,忧虑焦急,社会的沉沦和个人精神的颓废,悲观绝望,丧失个性,没有根基,冷漠无情,社会失控,寂寞孤独,分化,无能为力,没有意义,轻生厌世,丧失信仰和社会准则。”种种异象纷呈之下,引起人们对自己的再认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与定位,并展开关于生存与发展的研究潮流,于是生态学、生态伦理、生态研究的论著、小说纷纷现世。

与西方世界不同,中国的发展滞后性还不致使危机如西方一般严重,生态主义直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才渐入国人视野。在此文化背景下中国出现了一批较早的生态文学,呼告生态的平衡,

警示发展的困境,在文学史上自有其意义。但限于认识深度不够,描写角度单一,写作手法粗糙,目的过于直露浅白,人们能欣赏到的只是生态危机的外部现场感,以及由这种危机而引起人的生存窘态。重真实,当成警示的生态案例。艺术想像的缺乏,很少能看到危机背后更深层的人性、文化变异,更难领略到生态叙事话语在想像激发下的诗性魅力与深刻意蕴。审美向度单一,停驻在环保的浅层次。

在世纪末弥漫着生存的危机感的境况下,作家作为社会的良心,多以敏锐的触角,责无旁贷地禀赋着人类的历史使命,揭示着生存困境,思考着生存本质与存在的意义,探索着发展的可能,寻觅着人类的出路,重拾破碎的人文关怀,追寻蕴涵着整个人类的终极关怀。贾平凹正是此中一员。他以特有的笔法与感悟于2000年写出了《怀念狼》,以中国化的整体意象,超越生态文学的粗浅层次,写出了城市与乡村、文明与野蛮、狼与猎人之间的对立以及彼亡此衰、相生相克的神秘生命联系。作品背景空灵虚幻,狼变人、人变狼的魔幻色彩,血光之灾比比皆是,危事异象迭出不穷,形象地揭示了生态失衡给人类所带来的生存危机,精神危机。该书汲取前人的经验教训,立足人类高度,不再仅是生态学的直接注脚,突破了狭隘的生态环境保护主题。其创新在于揭示社会、人性的变异,机能的退化,生存的困境,“目的还是要掘开对人性的思考,对现代人精神危机的思考,以及对人的命运、前景、归宿的忧思。”

贾平凹作为中国当代少有的具有整体性的关怀向度的作家之一,其作品的多义指向不言而喻。尽管他曾指出:“怀念狼就是怀念勃发的生命,怀念英雄气概,怀念世界平衡。”但我们不可拘于一处。从贾平凹的其它作品来看,他一贯“关注事实,也关注存在的境遇,死亡和神秘的体验,自然和生态的状况,人性的细微变化等命题,有开阔的精神视野。”其实,一部成功的作品,其意义指向往往是多元的,完全可能超出作者自己的拟定,表达出对人生底蕴的关注与超越,提供新的深刻认识视角与探索发现。周国平曾说过:“一个小说家是一个存在的研究者,这意味着他与一切现实、他处理的一切题材都保持着一种距离,这个距离是他作为研究者所必须的。无论何种现实,在他那里都成为研究存在以及表达他对存在之认识的素材。”即就是说,不可把小说仅仅等同于故事、事实等。“小说在思考”——不仅是作者在小说中思考,高明的小说可以透过形式内容,甚至作者的安排自行说话,展现存在的真实。正因此,对《怀念狼》的解读就不能只看到人狼互斗又共生的生态平衡内容,而且大意象的多重隐喻性质与作者一贯的人类主义忧患沉思都是应注意的。《怀念狼》实是以建立意象为手段,通过想像出的人、物、事对存在进行深思与多重探讨,揭示存在的种种不为人知的方面,勘探存在的种种可能性,对人生的基本境遇与生存方式做追问式探索,对生命现象的已然和应然的多种可能上下求索。简而言之,《怀念狼》是借含着浓郁的东方美学色彩的“意象”来表达存在之思。

贾平凹热衷于意象的探索,甚至直接将情节处理成意象,正是看到了意象的包容性与多义性,也是作者崇尚“以实写虚,体无证有”苦心经营的必然结果。《怀念狼》中整体性的浑沌意象正对应于存在的丰富复杂性。为了辨明存在的多面性,文本也形成了一个意象集,其中大大小小的每个具体意象的隐喻、象征、指向虽各有侧重,但都有存在之思的寄寓。

《怀念狼》的价值不在于找出了问题的根源,找到了问题的出路,而在于其发现了问题,表现了重大问题的带有浓郁人类忧患的世界性主题,揭示了存在,并引起了存在之思。至于作品中故事的单一,意象事实上的零碎含混,人物个性的过于简单化处理等显在缺点,则是作者写作探索中应注意的方面;但总体上瑕不掩瑜,是部整体着眼大有超越的作品,体现了作者一贯对创新的不懈追求,对存在的不停叩问。

补充纠错